您现在的位置是: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 用适宜的材料鹰架师幼发展
用适宜的材料鹰架师幼发展
发布于:2016年4月6日 已点击 11074 次
作者:纪秀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区域,是幼儿园课程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标的有效途径。那么,在今天的幼儿园环境和课程建设中,我们如何进一步认识游戏活动区域的内部关系,如何进一步创设良好的游戏活动区域环境呢?


  近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兢、副教授柳倩和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侯莉敏、讲师吴慧源等学者组成的团队,对幼儿园游戏活动区域玩具与材料配置进行了研究,中国教育报记者特邀团队核心成员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材料是鹰架师幼发展的桥梁

  记者:为什么要重视游戏活动区域的玩具与材料配置?这些物质材料跟幼儿游戏的关系是什么?


  周兢:我们认为,任何游戏活动区域,从学前儿童教育的角度去分析,都必然存在着儿童、教师和资源(游戏玩具与材料)三个方面共存的关系。可以说,游戏活动水平的提升,与游戏活动区域资源配置关系极大。研究者不仅要考虑支持孩子的学习,也需要考虑支持教师的教学,因为那些游戏活动区域的玩具与材料,实际是鹰架幼儿发展与教师发展的桥梁。


  教师是游戏活动区域组成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借助与游戏材料的桥梁,教师可以将教育意图自然地传达,萌发儿童的游戏兴趣和游戏行为,以推助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儿童又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及时向教师反馈发展的水平,以促进教师的反思和进一步的专业探索。因此,给幼儿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首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以适宜的形式与材料展开互动,获取多方位的经验,进而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记者:有的教师难免会质疑,游戏是强调幼儿自主性学习的活动,如何处理教师“有准备的教”和儿童“主动的学习”之间的关系?


  侯莉敏:“有准备的教”不是随意发生的,它一定是有目的、经过精心设计的,一名有准备的教师一定能够通过他的知识、判断力和专业技能为幼儿组织学习经验,当任何意外情况出现时,都能发现教学契机并能利用这种机会合理地组织教学。所谓“主动的学习”,是指儿童通过亲眼去看,亲自去尝试,通过与人、材料、事件和观点互动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


  在儿童主导的学习经验中,教师能够有准备的“教”,在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中,儿童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所教与所学并不对立,只要在教师主导下的学习和孩子的自主学习之间找到平衡点,就能够给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既强调儿童的自发自主,又强调教师的支持和指导;既强调儿童的生成与发展,又强调教师的预设与准备;既强调自主游戏,又强调有目的游戏。这是我们在这项研究中形成的核心观点。


  基础、拓展、创意三类材料不可少

  记者:那么,在当前我国幼儿园游戏活动区域的玩具与材料配置方面,你们有什么具体想法?


  周兢:为适应我国幼儿园不同经济发展区域、不同类型水平的共性要求,为了能够给大部分幼儿提供普惠性质的、丰富适宜的游戏活动区域玩具与材料,我们建议在近阶段研究制定三种类型的区域材料。


  第一要考虑基础材料,这是幼儿开展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必需的材料。第二应当有一些拓展材料,即结合儿童具体游戏主题或区域活动大类内容提供的各种辅助材料。第三还应当有相当部分的创意材料的存在。


  记者:比如,自主性游戏区域的玩具与材料配置,考虑到这三类材料,具体要关注些什么问题?


  周兢:儿童自主性游戏, 传统上受到比较广泛的重视。这一大类游戏包括儿童角色游戏、建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以建构游戏积木游戏为例,基础材料是指幼儿开展建构活动所必需的单位积木。原木色以及倍数关系的低结构特征,使其可以引发幼儿各种建构行为。幼儿用这些积木平铺、垒高、围合、架空等,体验着做小小建筑师的乐趣。


  拓展材料的投放,可以结合幼儿园课程主题,也可以兼顾儿童当前学习兴趣与经验。以游戏主题内容方式提供,例如,开展“城市”主题时需要的人物模型,开展“交通”主题时需要的各种汽车、标志模型。教师可以考虑提供具有较为鲜明主题特征的拓展材料,便于激发幼儿结合材料的功能和特征,拓展游戏情节,增加游戏主题的复杂性。


  在积木游戏中,创意材料是一种结构性低的辅助材料,可以根据游戏发展由幼儿自发寻找,或者由教师与幼儿自主制作。例如:美工类材料,废旧材料、自然材质材料等。我们可以观察到中班幼儿搭建高楼的时候,用手工纸剪一扇“窗”贴在造好的高楼上;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大班幼儿将各色彩泥黏着在大楼楼顶,表示是高速公路服务区楼顶的彩灯。这些创意材料,通常更好地反映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表现出儿童为了搭建更具建构细节的作品而发挥以此代彼的想象能力。


  科学区:在幼儿兴趣和关键经验间建立联系

  记者:在有目的游戏如科学区材料的配置问题上,教师如何追随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进行材料投放?


  侯莉敏:与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自主性游戏中发散型的兴趣不同,科学区幼儿的兴趣是聚焦型的,随着活动开展的时间进程不断深入,他们会由最初漫无目的地探究、尝试、边想边做慢慢过渡到对几个问题感兴趣,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先想后做。


  我们需要弄清楚,探究兴趣、探究能力和科学经验非但不矛盾,还恰恰不能割裂。因此,科学区材料配置的关键点是在幼儿的兴趣和关键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教师必须了解和把握幼儿应该获得的关键经验,物化在适宜的材料及其结构之中。


  也就是说,当幼儿对某个事物或现象表现出兴趣时,教师要善于从幼儿提出的问题中进行总结,提炼出这些问题指向的科学经验,再把这些科学经验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进行比对,进而思考要获得这些科学经验,需要以哪些探究方法为途径,再提供相应的材料。


  记者:科学区的材料具有什么特点,教师投放时应注意什么?


  侯莉敏:从学科领域来说,科学是包罗万象的,每一个科学现象的引发所需要的材料各不相同。因此我们不妨换一个视角,从幼儿科学探究行为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


  以“多米诺”游戏为例,该游戏主要指向“力的传递”科学经验,在基础材料投放时,不应局限于多米诺,所有能引发这一经验的材料都可以使用,如有一定重量的实木积木、叠叠高等。随着探究的推进,幼儿对于力的传递引发的物体运动越来越感兴趣,有的幼儿开始探究不同摆法对多米诺倒下后运动方向的影响,这时就可投放拓展材料——“多米诺机关十件套”,使幼儿进一步综合感知重力、力的作用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摩擦力、惯性等物理现象。在探究过程中,幼儿可能产生许多疑问——“我摆的多米诺有多长”“多米诺能让玻璃弹珠滚动起来吗”……为了支持幼儿亲自验证他们的疑问,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收集绳子、尺子、秒表、弹珠、胶带等辅助材料。


  益智区:观察幼儿表现及时跟进与调整

  记者:从字面上看,益智有开发智力的涵义,通过与益智材料的互动,真的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吗?


  吴慧源:可以肯定地说,丰富多样的益智游戏既蕴含了成人对幼儿成长的要求与期待,也肯定影响着幼儿的思维发展。例如,在益智游戏的棋类活动中,当幼儿不满足于已有的棋谱甚至筛子带来的游戏体验,甚至会自绘棋谱,设计规则,创造出数字筛、颜色筛、形状筛、点子筛、文字筛等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展示着自己的创造性,并促使这种创造性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记者:益智区材料在投放及使用中,如何实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渡呢?


  吴慧源:这就需要教师在材料投放及使用的过程中,对接幼儿的已有经验,并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跟进与调整材料或玩法。以益智区拼图游戏的七巧板为例,七块不同形状的板可拼成各式各样的图案,这就能够给予幼儿联接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对于培养幼儿辨认颜色、领悟图形的分割与组成,提升其观察力、任务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从自由造型、依图造型过渡到依影造型,从单人游戏过渡到双人或多人游戏,从平面建构过渡到立体建构等方式,不断增加游戏的任务难度,给予幼儿挑战。


  记者:在任务性极强的益智游戏中,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如何更适当地介入呢?


  吴慧源:过度介入会影响幼儿独立思考,探索空间被剥夺,不介入也容易导致幼儿的焦虑和暴力行为。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展开有效的观察,根据幼儿的表现判断幼儿的游戏水平、面临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的帮助,适时、适宜地介入指导。当然,游戏指导过程中把握一定的应对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些游戏材料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可是个别幼儿总是不愿意尝试,教师就应及时分析:是材料确实超出了幼儿的实际能力,还是材料的玩法没有符合幼儿的接纳程度,等等。一旦确定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就可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策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运动区:配置玩法多样的适宜器材

  记者:《指南》将学前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的目标聚焦于身体素质,创设运动区时应该如何考虑发展身体素质的目标?


  柳倩:身体素质是开展区域运动游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创设不同运动区实现发展多种身体素质的目标。运动区中既要有主要发展平衡、灵敏、协调等素质的走跑区、骑行区、平衡区、球区等,又要有主要发展力量、耐力的拖拉区、悬吊区等。同时,考虑不同年龄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如小班平衡区中可以提供地面走线、不同高度的凳子、四轮车等器材,中大班的平衡区中可以提供高跷、两轮车等器材。


  同样的运动器材,随着环境、玩法的改变,能够使幼儿的运动方式发生变化,促进不同身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可以通过配置玩法多样性的器材、引导幼儿尝试多种运动方式,从而引起发展的身体素质发生改变。


  记者:教师在配备运动区器材时,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柳倩:教师在配备运动区器材时,第一要考虑安全性。一般器材会采用木质、塑料(泡沫塑料)、布质或棉质的材质。木质接触面要光滑。


  第二要考虑适宜性。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应注意运动器材投放的种类、规格、材质、数量、难易程度等的适宜性,让幼儿能按照自己的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和兴趣选择器材,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在种类和数量上,投放的运动器材不宜过多或过少,过多会分散幼儿注意力,过少会使某些幼儿无法顺利进行运动,影响幼儿运动兴趣。在难易程度上,给年龄小的幼儿提供结构性较强的器材,避免选择过小过细、结构功能复杂的器材,为年龄稍大的幼儿提供功能较复杂、能够尝试多种玩法的运动器材。


  第三要考虑文化性。教师在运动区域中投放器材时,还应适当考虑投放一些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动器材,如滚圈、高跷、短绳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


    《中国教育报》2016年1月31日第1版

家长须知 | 在线报名 | 新生手册 | 联系我们
校园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民主南路9号 联系电话:0516-83724021 在线咨询:(Q)532095641姚老师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 苏ICP备19067717号

苏公网安备32030302307849

Copyright © 2013 www.jsxzj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